今年以来,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家电业遭受到了外销受阻、内需不畅等严峻考验。正当企业竭力突围而效果不佳之际,家电下乡工程适时作出调整,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将家电下乡范围从原来的山东、河南、四川3个省扩大到14个省市,为企业在困境中突围带来了希望。
成绩显著 试点范围扩大
自去年12月家电下乡工程开展以来,试点地区的农村市场销售都出现了前端的旺盛局面。记者从中国家电协会了解到,截至10月17日,山东、河南、四川3个试点地区的下乡家电销售总额接近40亿元,这个成绩尽管与原定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仍然给家电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家电下乡对扩大内需的作用给予了政府相关部门信心,10月16日,财政部、商务部正式下发了《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试点省份从原来的山东、河南、四川扩展到14个省市,而下乡产品也在原有的彩电、手机、冰箱(冷柜)基础上增加了洗衣机,农民购买下乡家电可以得到13%的财政补贴。此次家电下乡的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对于扩容没有涉及到的省份,也采取了宽松的对待方式,如果愿意加入到家电下乡的工程之中,可以提出申请,由商务部和财政部批准后即可以实施。
出口受挫 下乡提供机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制造国,国际市场一直都是家电企业的重要生存空间之一。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家电出口正面临着前端的考验。
海尔集团冰箱产品海外部部长李洪明告诉记者,海尔的雪柜、冰箱出口量较2007年同期已经下滑了15%。“近几个月来,海尔开始主动放弃一些可能亏损的订单,如冰箱出口。”记者从海尔半年报上看到,今年上半年海尔境外销售额约为3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64%。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指出,第四季度是出口销售旺季,但是因为金融危机,今年第四季度的出口形势并不乐观,明年还可能更糟,外贸“寒冬”至少要等到明年中期才会有所改观,到2010年才有可能逐步回暖。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电下乡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霍杜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家电下乡工程扩容将会带来高达300亿元的内需,无疑给正面临出口困难的家电业开通了一条光明大道。
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家电企业的外销普遍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一些外资品牌也开始搭建三、四级市场渠道,这对本土品牌来说意味着传统优势领地受到侵蚀,因此家电下乡试点扩大将是一次重要机会。
门槛调整 惠及面将增加
从去年12月开始家电下乡试点工作之后,业内一直都有下乡产品范围过小、门槛设置过高容易导致企业竞争不公平等质疑的声音。此次扩容之后,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扩容后的产品增加了洗衣机,这给洗衣机企业带来了机会。
据记者了解,扩容后,虽然对中标产品依旧设置了门槛,但明显做了调整,如此前要求的“国家名牌”被取消,为更多企业带来了机会。
另外,门槛对产品节能的设置,也堵死了一些企业意图将一级市场淘汰的产品销往农村的道路,有效地保证了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农村消费者购买到优质产品提供了保障。
企业博弈 纷纷倾力出动
家电下乡工程带来的市场机遇显而易见,为了能赶上这趟“班车”,本土企业纷纷倾力出动。
从首次的家电下乡试点情况看,最大的受益者是前期中标的几家企业。山东省经贸厅的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底,中标品牌在山东的销售中,冰箱销售前三位的分别是海尔、澳柯玛、海信科龙;彩电销售前三位的分别是海信、海尔、长虹;手机销售前三位的分别是海尔、长虹、海信。在四川,长虹彩电和冰箱、海尔冰箱同样拥有特大的份额;在河南,海尔、新飞冰箱也明显占有优势。海尔目前家电下乡的总销售收入突破了12亿元。
记者从海尔、长虹、康佳等方面了解到,目前企业都已做好了准备,而且因为有了前期的经验,这次准备得更加充分。在试点期间因为准备不足而错过招标的美的,此次也是早早做好了准备。美的董事会秘书李飞德表示,美的已经做了准备,包括针对农村市场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和研发、在渠道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布点等等,此次中标应无大碍。
此前对下乡工程较为冷漠的外资企业也开始热心起来。据了解,在前段试点期间,外资企业中仅三星有一款手机中标。此次招标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依旧严格,例如要求投标人须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具有24小时呼叫中心;维修服务能力须覆盖所投标地区所有乡镇,维修服务网点在所投标地区的县(市)覆盖率不得低于90%。此要求对在中国市场售后服务网络不太健全的大多数外资品牌来说,是一项很难达到的硬性指标。松下(中国)营销总公司副总裁戴俊表示,去年松下没有参加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的投标,今年也没有参加的打算。而去年西门子冰箱参加了投标,由于准备工作不足,只拿出了一款型号去投标,所以没有中标。目前,西门子(中国)总部正在大力筹备今年的投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