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发展论坛上,不少中国地板人都爱谈一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从地板制造大国走向地板强国?”但似乎就是谈完作罢。没有强硬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支持,仅靠千篇一律的促销、炒概念,这个“强国之路”就好似原地踏步。而事实上,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控、国外先进地板企业的进入、消费者逐渐成熟的消费观此时的“原地踏步”被迫沦为一种退步。
面对目前国内地板行业存在的问题,有地板营销第一人之称的财纳福诺中国区总裁章良坤扼腕痛惜,他谈到“如果中国强化地板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便可以和他们同台竞技,但是目前中国品牌成熟度不高,仅靠炒概念、搞促销,长此以往,中国地板企业将会沦为配角”。
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国外地板企业带着技术和财力开始选择以建厂的方向打开中国市场之时,如果国内的地板行业仍然以现有状态面对市场格局的悄然变化,那么大浪淘沙过后,留下的将是那些以产品价值为主导的国外品牌。
无视“创新”积极“促销”成行业最大隐患
虽然被烙上了“地板制造大国”的印章,但是中国的强化地板没有一家拥有外观核心设计专利,国内有些企业掌握的品牌与技术资源也少得可怜。没有优秀的产品做基础,就像是没有地基的房子,当你的经销商、消费者要求更高的时候,他们随时可能会离开,这种关系没有良好的产品去支撑是非常脆弱的。
在地板行业,“技术创新”一词正遭遇前端的危机,根据最新调查显示,超过7成的消费者认为地板行业所谓的“创新”大多是噱头和营销手段而非真正“有利于民”。专家同时指出,因为行业总体发展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行业规范性有待提高,各地板品牌主打的所谓“面层技术”、“生态环境技术”等创新概念,并不一定具有真正的实质意义。
近年来,不少有着悠久历史的外国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去年8月8日,欧洲领先地板企业财纳福诺进入中国,把乐迈品牌带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眼前,同时也把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对产品设计与科技研发带到了中国地板人眼前。不走平常路线,以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出发,提供个性化产品。章良坤笑言,国内的强化地板已经发展了快20年,算是比较成熟,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走的“大众”角色,没有核心产品,千篇一律。乐迈在国外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有良好的技术支持,知道什么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把中国文化和中国消费者的喜好相结合。因此,乐迈产品一上市,立即引起行业高度重视,与众不同的产品风格,全球同步的产品花色,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让同行和消费者从心底里折服。
今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调控,不少家居企业都开始担心房产新政这股疾风会刮到下游。不少国内品牌都为此打出“促销”、“让利”的旗帜,以此来应对房产新政的压迫,而对于才进入中国一年的乐迈地板来说,这个政策似乎会给企业带来不少压力,但是章良坤告诉记者,这次国家的调控并没有给乐迈的市场拓展带来压力,乐迈的经销商很多都是在地板行业有多年经验的行家,已经厌倦于一味的“促销”,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可持续性发展品牌和产品,非常明白什么才是他们的需求与追求。因此,乐迈国内招商火爆,短短不到一年已覆盖全国省、地80% 市场网络。在行业普遍招商难的情况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新政只是一个政策而已,我们产品的销量,品牌发展不取决外部政策,取决于自身,如果企业有实力,有好的产品作为支撑,那就不会被外部因素所制约。
强弩之末
国内有2000多家地板企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这也促使了国内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所谓的“营销”上,对真正有价值有核心的东西关注太少。章良坤说,营销其实是与地板无关的,把营销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可以发现其本质是理念的竞争,与产品根本没有多少关系。产品的优势从科技、设备而来,而科技、设计则从经营理念而来,一个企业,必须懂得投入,重视科研。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原因所在。不重视科研,掌握不了或者掌握不好核心技术,就没有办法在产品上领先。而目前的中国不少地板企业,都把目光放在了“卖产品”上,一味的追求销量,搞促销,打价格战,拖行业后腿,是一种对行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 原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多次在媒体上呼吁企业要重视价值战,抵制价格战,不然得到的只是低层次的竞争,上不了台面、形不成系统。
一成不变的地板产品和营销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消费者和经销商需要的是真正能打动他们的好产品,而真正能打动他们的产品就是那些重视核心技术,重视价值的企业。国内的地板企业已经到了努力修炼内功的时候,以后的地板市场竞争不再是知名度的竞争,而是产品品质和核心技术含金量的竞争。
国际品牌的“稳”与国内品牌的“急”
财纳福诺董事长Thomas Baert先生驰骋地板界近二十年,是一位具有长远眼光的比利时人,当他带着拥有50余项花纹纸外观设计专利、拍立扣技术、同步木纹技术、模压倒角技术的财纳福诺进入中国市场时,他却对章良坤说,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宁可在中国区亏损两年,也要打好在中国的基础。这样的一句话对于这个营销至上、销量第一的国内地板行业看来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纵观目前国内很多地板厂家,为了追求销量可以不负责任的炒概念、不计成本的搞促销,把市场搞得层次很低。但是成本是有底线的,要便宜必须牺牲很多东西,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用品质换销量,绝对不是长久之策。同样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持,不少地板企业显得底气不足,仗着信息不对称,大肆的制造概念、炒概念,把消费者哄得云里雾里,而逐渐成熟的消费者对这种炒概念的现象十分反感。
国外品牌宣扬的是自己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产品的核心技术,不盲目做广告,不盲目去做一些和产品、品牌无关的概念炒作,关注消费者的利益,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每当国内“促销季”来领,那些“风头”最旺的绝对不是国外品牌,类似乐迈这样的企业从不把“促销”作为达到高销售量的捷径,而是针对品牌核心需求用自己的方式走差异化的营销。
目前国内品牌仍然占据主要的中低档市场份额,当外来竞争者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参与到国内的竞争中来时,他们的先进性也促使了行业开始朝着一种有序的健康的方向前行,如果国内企业坐以待毙,不积极修炼内功,那将没有机会和国外品牌同台竞技。
理性消费者占主导 地板行业面临拐点
根据最近两年的《中国家居消费趋势研究》上不难看出,目前的中国消费者已经从感性消费变为理性消费,以往的消费者喜欢买便宜,而现在的消费者重视“性价比”,看重产品品质,更懂得拨开促销的外壳看到实质。在本次《中国家居消费趋势研究》对消费者的采访中,不少消费者反映,以前看到哪里便宜往哪里看,现在知道去对比、去了解品牌的历史,去研究地板的花色、采种、品类,消费者正在寻求一种信息的公平化待遇,而这种势头越来越明显,这也促使我们的地板企业必须拿出有技术核心的产品,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可以算作是兄弟行业的卫浴行业,已经被国外品牌垄断,国内品牌所剩无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国外品牌有着雄厚的财力和核心技术。目前的地板行业没有一个品牌市场占有率高于8%,如果把精力用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企业想要提高市场占有率机会非常大,反之,中国地板企业将会和卫浴行业一样被国外品牌吞没,而地板强国之路将遥遥无期。
小结:地板产品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成熟的有实力的经销商已经厌倦了一味的促销,开始寻求有价值的品牌;而逐渐理性的消费者不再对价格敏感,他们希望购买到与全球同步化的产品。加上国外品牌的强势进入,中国地板已到拐点,企业亟需转型。
而这种转型是来自于产品研发、创新和营销的创新,中国地板必须从炒概念、搞促销中解放出来,走到价值战中去,用产品打市场。中国地板行业要从制造大国变为强国最终要掌握核心技术,而这样的核心是即便走出国门也能面对国际竞争。
来源:搜房网